“刚入职时,我被安排到镇里的经济发展和建设局。初出校门的我面对基层工作的种种挑战,深感彷徨和焦虑。冯镇长主动带我深入项目建设现场、深研合同签订细节,经常与我交流谈心,工作和生活上给予关心和帮助,我真的很感谢他。”在2022年洪泽区新录用公务员座谈会上,洪泽区东双沟镇的薛鑫波坦言,一年时间,自己从初来乍到的青涩懵懂到现在面对挑战的淡定从容,离不开导师冯良智的悉心帮助。薪火相传促成长,薛鑫波的经历正是该区“成长导师”帮带赋能新录用公务员素质提升的缩影。
为帮助新录用公务员走稳起步期,近年来,淮安市洪泽区聚焦加强公务员队伍思想淬炼、政治历练、实践锻炼、专业训练,探索推行新录用公务员“成长导师”帮带制度,采取以老带新、以师带徒的方式,通过精选导师、精心育苗、精细管理,进一步提升新录用公务员服务群众、防范化解风险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本领,着力推动新录用公务员从“自然生长”向“有序成长”转变,加快了年轻干部的成长速度。
聚焦“谁来带”,精挑细选“择良师”。突出政治标准,采取“单位推、组织审”的方式,为每名公务员配备一对一“成长导师”。综合岗位性质、个性特点、能力素质等要素,由各单位从科级干部、业务骨干、先进典型中推荐政治素质好、业务能力强、工作作风正的优秀干部担任“成长导师”。经组织审核把关,择优比选,确定最终名单。举行区级“师徒结对”启动仪式,宣读导师名单,签订帮带协议,明确帮带内容,压实双方责任,力促见行见效。每年召开一次“成长导师”座谈会,通过导师谈经验、说困惑、提建议,动态调整工作措施,推广优秀帮带经验,保证导师“加油站”能量“满格”。三年来,全区共结成285对“师徒组合”,通过召开座谈会,帮助解决帮带问题12个。
聚焦“怎么帮”,精雕细琢“得良玉”。按照“缺什么、帮什么”原则,根据帮带对象岗位特点和短板弱项,制定年度帮带成长计划。组织导师过堂会,集体研判,细化措施,完善帮带内容,通过挂图作战、靶向发力,让帮带更具体、更有针对性。明确“4+N”导师帮带任务,以进行一次业务授课、指导一篇调研文章、开展一次谈心谈话、进行一次总结评价为主要内容。同时,导师结合本人职责任务、特长优势,有针对性地拓展帮教措施、延伸帮带内容,切实提升年轻公务员业务能力,提高综合素质。
“近三年,已开展谈心谈话600余人次,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30余篇,已有128名新录用公务员参与到重大项目攻坚、招商引资帮办、文明城市建设等重要工作,52人年度考核评定为优秀等次,越来越多的新录用公务员在各自领域崭露头角。”洪泽区委组织部公务员管理科负责人介绍。
聚焦“如何管”,精耕细作“建良制”。严格考核评价机制,多维度对“成长导师”及新录用公务员进行动态跟踪管理。建立起“平时考察、年底测评”双向了解机制,定期深入有关单位和服务岗位,与单位领导、同事进行个别访谈,及时了解导师和新录用公务员现实表现。年底开展帮带满意度测评,内容涵盖3方面12类,重点对帮带导师的带教能力、帮带效果及新录用公务员的学习工作情况进行综合评价,并将相关情况分别记入新录用公务员成长纪实档案和导师履职档案。同时,充分发挥考核评价“指挥棒”作用,将帮带成效、评价结果作为新录用公务员和“成长导师”管理的重要参考,对工作有成绩、发展有潜力的公务员,纳入优秀年轻干部后备库培养;对评价较高、成效明显的“成长导师”在评优评先、职级晋升方面优先考虑、适当倾斜,对履职不力的“成长导师”及时调整。
“导师帮带制度实施以来,新录用公务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,群众反响较好。”洪泽区委组织部副部长谢国光表示,下一步,洪泽区将继续完善推进“成长导师”帮带培养模式,通过导师带练、压担培养,促进年轻公务员成长成才。